完美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实录:建筑改变中国系列论坛 北方完美电竞app下载园林设计研讨

  5月23日,由搜狐焦点网、搜狐焦点别墅网联合发起的“建筑改变中国系列论坛-北方园林设计研讨”在搜狐网络大厦大演播室举办。我们诚邀各位房产和建筑领域的知名学者、一线设计大师、地产操盘手莅临现场,并参与嘉宾对话,为广大网友深入解读北方园林设计的要点,以及园林在高端地产中的起源、发展与兴盛之路。

  【主持人】:今天是建筑改变中国第15期。今天的话题是北方园林研讨。我们论坛出发是以高端建筑为基点,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广泛的探讨和高端建筑有关的系列话题。

  说到园林,概念也比较大,宫廷、公共园林、私家园林等等,我们今天限定一个范围,我们聊的主要是高端建筑相关的园林设计。排名前列个问题,高端住宅设计,园林规划、园林设计经历了怎样一个历程?几个阶段?

  【司洪顺】:很高兴参加我们的活动。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也有一些从业经验。高端这个词是和时代相结合的,高端不同的时期产生的内涵、含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是一个浮动性的概念。但是针对于高端住宅,有一些共性是统一的。这些共性往往也是支撑什么是高端住宅的烙印。高端住宅不仅是往价格上靠,成本价、销售价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更多的高端住宅来源于产品优势、地段优势、资源优势。落实到整个项目内部空间中,反映到高端住宅园林体系。这个园林的体系对于高端住宅产生了很好的附加值的作用。目前在景观体系中,卖高端住宅往往是卖的环境,包括龙湖地产,谈到龙湖就是谈到它的环境,环境是主体性和远景景观。

  笛东在工作过程中结合我本人的经验发现几个问题。目前高端住宅的产品有几个方向:排名前列,设计师来讲,由被动变为主动。很早以前园林概念、景观体系的概念来讲,在整个设计环境中的尾端,种植、绿化,仅此而已。现在的高端住宅,景观体是非常重要的。景观师和设计师、建筑师有同样的话语权。从最开始,我们的景观设计师就把我们的意见、理念在规划这个阶段就和甲方的业主和各个行业的同仁交流,以利于产品有更高端的规划。第二,高端住宅由繁到简的过渡。所谓的高端住宅,一定要做的很烦琐,让人觉得物有所值。这是一个表面。但是过了这个阶段以后,由繁到简是高端住宅对于景观设计的追求。第三,高端定制,低密度产品中,很多是定制产品。真正高端住宅是真正迎合潜在业主的心态和使用,去量身打造的高端。这种景观设计摆脱了量化配置的标准,我是每一个作为一个单独的主体出来。第四,过度服务。高端住宅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和心血,但是我们可能想的太多了。有的东西想的过尤不及。把潜在业主想到的、没有想到的都想到。实际上遮蔽了很多的东西,太大而全未必是很良好的设计,往往是去除过多的装饰之后,得到一个实用性更强的设计。最终走过一个阶段之后,高端住宅产品也好,还是其他的园林作品也好,还是会走的这个方向。

  【主持人】:今天刘建老师是主做建筑的。请刘建老师从建筑与园林两者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给我们聊一聊整体的高端建筑与园林的关系。

  【刘建】:建筑上来讲,涵盖的面非常广,我们现在投入专业把设计分成很多类型,绿化设计、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真正的设计是一个整体性。建筑师从一开始规划,包括景观都可以去考虑。最后跟建筑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要求更多的专业,如果能够把他结合在一起,这个项目会显得更整体一些。因为现在分成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设计师都希望在我这个阶段发挥更多的作用。刚才说到的话语权,这个事情不要说的过于严重。在一个整体的思想下,把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做起来。像罗丹一样,要把那个胳膊砍掉,可能是某个东西超越了它应该达到的标准。包括原来梁实秋在北京工作的时候,对四合院感情非常深。他参观了很多四合院,他发现,这个四合院是你继承下来的。和暴发户有钱买了以后,他对四合院的感情不一样。如果是从祖上继承下来的,里面有几个年龄很长的树,建筑显得更加朴素,整体感觉很强。但是他发现如果是暴发户,房子重新装修以后,看得非常的漂亮,但是缺少一些树。同样一个房子,它的位置、主人的心态、修养都会结合到整个建筑中去。高端住宅会对你的品质、位置、学区房,这些都是提升它附加值的标准。清华东门的唐宁ONE很明显,它的园林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对你这个楼盘的品质也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清华大学、中关村二小对它的帮助,也对它价值有提升的。前两天我看到一个参考消息上面登了,苏格兰古堡大宅迎来了中国的投资者。里面指出中国内地富有的投资者正穿梭于苏格兰的历史古堡,以寻求自己新的投资。他想要与威士忌酒庄成邻居,他买房不仅仅是关注于户型怎么样,外观很漂亮,更多的是环境。如果你有天然的环境,肯定有一个很好的环境,如果没有,你就要造势,你怎么去把这个势做出来,园林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他有一种感染力,这是不是我心目中的房子。包括上一次你们举办的欧式建筑风格的。一部分人希望步入到这些环境中去跟同样的有相同取向的一些人愿意生活在一起。在国外有很多,虽然他的行为举止、打扮得很前卫、时尚,但是骨子里他们还是愿意生活在一些有古典生活环境的地方,因为他觉得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尤其在英国,他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也非常强。所以他更会看重这方面的要求。我们建筑设计希望能够更好的跟景观结合在一起。因为北方的植物选择起来,更多一些。所以我们关注能不能从地形上和这个建筑很好的结合。本身高端的国际上的别墅来讲,在首层、地下庭院、如果有一些地形的变化,二层也会有和自然接触的机会。所以我们做别墅区更关注地形的处理。因为这个相比较植物,它没有季节性的影响。在有些水面能够结合起来,从建筑来讲,有三个高度的环境结合在一起。现在龙湖很多也是这样做的,包括地下花园,已经不仅仅是花园,它是一个连续,标高,是首层的感觉,再结合一些植物、水,非常的有吸引力,对客户是一种视觉上的诱惑。高端住宅如何解决好造势和借势,怎么把应用景观和建筑,规划整体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很高端的。前期整体感控制好的话,这个项目就会使得你不用花太多的钱就能把这些特点、方向、位置做好,整体的效果就会出来。不要像以前那样,为了后期重金去打造。那样成本也是很大的压力。有很多不惜从南方引入一些树种,有一两个做一个变档,但是更多要因人而异。通过自己的能力把项目做好,这样可能会更实用。

  【主持人】:接下来在座的几位除了刘老师都是做景观的。请各位从本身的角度,结合自己参与的项目、经历,聊一聊现在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园林历程的看法。

  【张霄斌】:我觉得司老师说的基本上是现在的处境。我自己一直在一线做设计师,经常参与项目,他说的我感觉是对的。我自己更愿意从更微观的角度,从我们设计师本身,我们做的项目,我们觉得甲方客户,包括跟施工队,包括跟自己团队内部的人打交道。从我们做的这些事,中间发生的事情,就是中国现在的景观设计一个历程。高端住宅的景观设计从98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恰恰是在这个阶段经历这些事情。景观设计我自己认为有两个节点,排名前列是07年龙湖推出了滟澜山的项目,之前强调的是中式的轴线这样一些体系来做景观。但是龙湖07年推出了以植物为主题的系列。它内部牵扯到核心的转换,从室外空间作为一个标签化、符号化对外展示的空间体系的性格。转换成一个私人、亲近、人性化、以植物为主的软体这样一个体系,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另外,整个设计师体系,从不成熟的慢慢转变到单独在室内做设计、办公室里面做设计,转换到与甲方仔细沟通,现场勘察、后期服务,把设计变得立体化。我个人甚为现在的景观设计从住宅层面来讲,还有一些瓶颈,或者是有很大的问题。我认为从工程角度、空间使用角度上,都会有一些比较好的突破。但是在美学角度,我们一直在延续一个欧式的,一个本身不属于我们自身的文化。核心的审美趣味,这个东西一直没有找到根。这是我们这一代做景观的人面临的困境。包括在这个困境中的成本、伴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得到了一些,我们面临的问题。

  【陈靖宁】: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对住宅式园林并不是很重视,简单来说园林就是种花种草种树。随着地产业的越来越发展,大家的心态、审美各方面都在提高。大家就觉得我需要有面子,我这个建筑很棒,大门做的很漂亮,一进来是欧式的,有大的轴线、喷泉,感觉很有面子,满足了一些心理需求。但是慢慢就注意到人的一些使用功能,人在园林中使用,肯定要有大家的参与性,怎么使用,这些具体参与的要求。既有面子,也有里子。但是再往后来讲,现在大家开始注意它的真正舒适性。不光是满足这些功能的存在。场地应该设在什么位置,空间和空间是什么风格,与建筑之间是什么关系。一步一步往下深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对细节的处理要求越来越高,从细节上,设计师可能还没有到那个程度,开发商已经要求了。最终来讲,我们要有一个大景观的理念。刚才说各专业做各专业的事情。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已经注意到了,景观应该是先行为主。他来定标高、树向、建筑的排位,先从景观的角度给一个大致的规划。包括景观正副林的标高,我都觉得应该是景观先提一些建议。之后做融入,景观是做最后汇总、统筹的高度。景观设计师让各个专业的综合,我感觉这个东西越来越成熟,现在业内大家的说法都很相似,这也是非常喜人的。包括你们论坛也特别好,虽然说是一个建筑口的论坛,但是把景观融入其中,高度上,景观不是一个填缝的工作,是一个整体的工作。

  【董劲飞】:我觉得大家说的很细了,对我个人来说,也并没有把建筑和景观截然分开。建筑和景观处于同一个时期,它的特点是一引得。如果让我来分,我可能把它分成两个阶段:排名前列阶段,学洋人,知古人。刚开始高端住宅的欧陆风情、欧式、地中海式的非常多。在这个阶段不管是建筑和景观都有一个特点,特别注重它的形态。在这一阶段它的特点是以形态为主。这种形态为主带有一种炫耀的感觉。反映到景观里面,我见到很多景观设计,特别在意他那张平面图,一定要把那张平面图画的很炫。他也是你对形态过于在意的表现。很多园林里面喜欢古树,基本深把古树剃成寸头了,就往那儿一栽。不管你用什么材料,还是什么,都可以看到大家非常在意形态,这只能说明他还在一个业界不成熟的阶段。

  到成熟之后,它还是应该以体验为主,以形态为主的设计的时期,到现在内容为王,你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体验,什么样的附加值。这是较大的趋势。

  【陈鹏】:今天很荣幸能够跟各位来讨论景观的话语权。谈到景观设计,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07年,谈到高端住宅,07年,所谓的高端住宅只是我们业内人士对豪宅比较理性、比较谦虚的一种说法。到了开发商那里称为豪宅。在这个层面上,从一个个体怎么评价。景观设计只是你的区位、你的周围配套、包括开发商的品牌、包括你的设计、周边的环境,都是组成你豪宅最重要的一个体系的标配。在整个过程中,从2000年,02、03,慢慢大家开始有意识的来做这个事情。到了08年,整个景观设计蓬勃发展的几年,大家的意识形态也在慢慢发生变化。首先我们植树、绿化,后来我们逐渐认为园林设计。后来慢慢开始梅花。慢慢到了08年以后,以别墅为代表的豪宅的价值回归。07、08这几年,龙湖等等高端的豪宅为代表的高端的别墅产品,他们在进行方向性的分流,普通定位一般户型、一般定价的豪宅跟高端的豪宅,在这两年开始慢慢明晰。很多中国的富豪在西方的领土上去寻找一栋豪宅。他们去寻找的可能性可能不仅仅是户型,更关注的是价值本身的沉淀。从这里面开始,以别墅为代表的中国豪宅,可以有意识的分这三个层次:有一个设计方向,庄园化,会所化。从这几年开始,所谓的景观设计开始在关注环境。而不是从所谓的绿化、美化。在之前,包括业内很多人在说做好的设计。谈到今天,园林设计仅仅是景观设计的一个手法而已,更多的是营造一个环境,提供一个空间。怎么样让人进去更放松,能够觉得我白天穿着西装走在路上,回到这里以后我有一个家的感觉。

  另外一个话题,园林设计、包括景观设计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就是大景观的概念。到今天,我们所说的大景观大园林,其实是园林这个词的泛概念。上升到一个城市,我们的景观,我们的建筑,和城市一样,同样是一个载体。我们怎么样在规划的初期把景观和各个专业相互交叉,形成一种可持续性、可生态发展的大景观、大园林的概念,这是我们将来面临的需要探讨的问题。如果有一天,我们希望景观不再是建筑设计做完了以后再去填充绿地的那一天,这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主持人】:说到园林大家绕不开的开发商就是龙湖,龙湖是南方开发商的代表。我前几年也去看过龙湖的项目,包括后来来北京的金科,我们后来把它称为渝派的代表。07年滟澜山开始,再往前可能就是一些花花草草。真正把园林提到一个高度的,还是从龙湖来北京以后的滟澜山开始。我去重庆看过他们项目以后的感觉,也跟气侯有很大的关系,他的园林都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拿到北京来,他的手法上、处理上面肯定要下很多的功夫。从景观来说,因地制宜几个字是谁都逃不了的。如果我们从北方园林去打造,我们是一定要关注到的,这个设计要做到,要放到北方,业界共识要做的,出一个点?

  【陈鹏】:每一寸土地都有自己历史的记忆。作为设计师来讲,在具体项目操作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去挖掘这块土地属于它自身的历史环境,寻找它的业绩。在设计的过程中把它融入进来,才有可能不是千篇一律。要达到这个理想状态需要很多的尝试去做。但是我觉得这个话非常有道理。谈到技术层面,首先南北方的差异是由气侯决定的。北方也有很多的水景大盘,这个代价不用多讲了,后期的养护费用就不用说了。在设计过程中,除非甲方的核心定位有这样一个非常明晰的定位,或者他周围的自然景观有借势的作用。拿水的资源来说,在北方我们一般建议做小水、点水,浅水。因为自古以来人有这种情结存在。是很好的展现氛围的载体,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细节的处理上,还是我们设计师正面去引导。很多一个一个很现实的案例摆在面前,你刚做出来效果还不错。但是过几年业主全部入住了以后,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很大的资源。包括石材的选择,今天,碰到一个特别专业的甲方在北方开发项目,他说你来看看,植物非常好,那个广场往那儿一看就能照出人来。我跟他解释这个问题,什么样的开发商都有。所以是一件很纠结的事情。以项目为主,适当的去过渡一些事情,选择性的去做,可能会提升。

  【司洪顺】:南方和北方除了气候资源以外,更多的是文化上的差异。因为中国太大了。北方人粗犷豪迈、南方人细腻柔和。在这样一个情景下,它所提供的南方园林、北方园林直接的受众者是不一样的。北方园林要更好的挖掘文化的氛围。因为毕竟北方自古以来就是政治文化的中心。从这个角度来讲,北方人可能已经看惯了这些东西。水、大气、富贵、但是这些东西和南方细小和琐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南方是细节装饰有余,大气、豪气不足。要迎合一下我们的受众群体。第二,我非常认同陈总介绍的季节性的东西。有些设计的理念是共同的,没有南北的区分区域。但是如何你面对北方的特殊种植情况。种植方面来说,本土树种。植物对我来说只有形态好坏,没有贵贱之分。07年的龙湖滟澜山就是给北京市场形成了新的景观体系的一页。只能充分引导,在植物体系上。在北方种植上我们要比南方下更多的功夫。比如说北方如果要常绿只有松柏。对于情境的营造,更多的是弥补北方园林相对来说记忆上的待办。从我北方人的角度来讲,这个东西更好是一个特征优势。如果非要做的像南方一年四季常绿,还不如四季分明更加让我赏心悦目,我觉得要勇敢面对这个问题。我要让所有的受众觉得我有一个好的效果。

  【董劲飞】:在组团层面,我还是建议在北方尽量做两个庭院。因为一般来说,在这个组团里面,楼间和楼间的距离不会太大。北方的园林,冬天日照比较少,组团中间的那个庭院一直是在阴影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你较好在组团和外部衔接的地方再给他放一个庭院。这个庭院反而是采光最足的,因为他本身处于组团边界的位置。在区域层面,密度轩,我们经常会抓住两个点,人流多的地方,他更有动态的感觉。另外一个点,软置景观为主。软置景观里面不要做大密度的水系。同时,在软置的这个节点也不要做的太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树林草地呢?景观透着的时候会有柔和的光线。

  【刘建】:首先要谈一个标准。北方和南方从季节上和植物的品种上还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有一个问题,你这个项目准备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做设计。中国的足球,在恒大没有介入之前,大家都是这个水平。恒大出现以后,突然把标准提得很高。你不跟着我走就没有这种机会。他请一些很大牌的外援。你把龙湖的拿过来,北方现在也可以做,意味着你以后维护的成本会比较高。这样就给北方的开发商提出一个问题,你跟不跟,你要跟的话,意味着你要把这个标准提高。投入的成本你从哪个方面去平衡,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决不决定你的房地产标准要跟下去。龙湖到北方以后,把北方的市场搞得比较乱。现在北方的开发商为了在市场占据一定的分量,我一定要以龙湖为标准做这些事情。不管我学的像不像,但是我已经被迫了要跟上他。不然以后的销售会有很大的问题。这就是你确定标准以后,自己要把增加的成本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这提出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第二,产品问题,房地产作为一个商品出现,他肯定要销售,你的价值从哪个方面能把你的价格拉动起来。如果北方的园林,因为北方人他习惯了北方的盘,如果突然一个南方的盘过来,对他是一个视觉上很大的冲击。包括现在人员流动也很大,南方人很多到北方。他对他原来生活地区的感觉,就会下意识的对他选择楼盘形成一种标准。包括龙湖到东北也是这种做法,当然成本会很高,他后期可能也有一些别的办法去考虑后期的维护成本。对于北方来讲,不他建了很多的四季分明,到了冬天这个阶段就会比较长,他没有太多的色彩和层次上。这个时候南方的做法过来以后,对北方的市场是一个补充。但是北方你如何去消化他,是不是要跟上这个标准,也让你的产品能够享受,这个市民是回避的。我们在北方做了很多盘子,如果你要不能在品种上做很多选择的话。避暑山庄也是很典型的北方的园林,他的照片,四季景观效果还是很有区别的。即使到了冬天,他在雪地中,还是跟南方有很大的区别。一方面可以引入一些适合北方的植物,包括灌木,另一方面还要从造势去多考虑。因为我们更多接触的楼盘,他的用地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你周边的环境也相对比较普通一些。如果你想做高端的环境,就像原来的算命先生一样,选择墓地肯定要选择一块风水比较好的,那肯定是有山有水。现在一个盘子,你首先要超脱专业的,对这块地有分析,每一块地要做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地形上、山水怎么结合。在这个情况下,你的楼盘你的楼盘,不要把视线全部集中在我们没有办法调和的矛盾上去。而是通过一些造势的手法,就像画龙点睛一样,他就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地,通过你整体整合,让这块地,把他原来没有意识到的价值发挥出来。让居住在这个地上的人感觉到你对这块地做的有贡献。进而就会不体现到你这个产品中去,对开发商有一个比较好的回报。

  【陈靖宁】:前几位已经说的很详细了。我很同意前面的司总说的,北方的园林虽然冬天要比南方差一些。但是它的四季分明是一大特点,把这种特点,春天是萌芽的绿色,秋天有黄色,夏天郁郁葱葱,大家的矛盾集中在冬天,水景不能太多,场地铺装有一些细节,冬天比较箫瑟,人的眼睛、视点会集中在一些小的细节上,会忽略不不太好的景观设置。儿童游乐场的设置,外面不要做很多乔木档光,冬天日照比较少。北方的园林,冬天落叶乔木比较亮,他必然大家要晒阳光、取暖的要求。我的想法就是,不应该把南方的东西强硬的拉回来。龙湖的东西,我觉得现在所有的景观都像龙湖,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正常。有的设计师说现在看龙湖很假,也不是不好,给北方带来了特别不同的变化。我们将来以后会是怎么样的发展。我觉得还是应该考虑北方的特色。把南方的精髓取过来。因为北方有北方的特点,不能一味的学南方。

  【张霄斌】:本来北方做北方的,南方做南方的。你的气侯、湿度、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为什么我们要现在在这儿讨论北方人一定要做南方的东西。一定要做龙湖的东西,把植物做的特别密。我们本身植物的层次就不是那种特点。这一点应该有一个要害的问题,龙湖的东西好卖,所以我们都跟着他走。这个事是一个病态的东西,北方人应该考虑在你的场地特点上、基地特点上去做。为什么建筑非得做成星河湾?景观非得做成龙湖的?不光是景观设计师自己,还有开发商的,市场上就这两种东西好卖吗?未必。是自己不愿意想这事,拿过来快速加工,快餐。实际上是现在中国景观界、建筑界一致面对的问题,我们对这个东西本体的思考没有,学的都是一些表象。这是比较要害的问题。现在把这种景观、建筑全部标签化。我接触过很多甲方,他们甚至内部把园林系统、建筑系统所有的标准化。打着所谓90%标准化,10%去设计。把一个居住的生活区完全产品化。这个东西从赚钱的角度来说,逻辑非常顺利。但是从居住、所谓的豪宅、所谓探讨居住的本质,设计居住的本质,这是一个悖论、非常荒诞的话题。但是我们现在这样快速发展、撕裂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今天我们几个也算是做了很多年的人在这里聊非常荒谬的问题,这是一个本质的问题。

  【主持人】:接下来问一个细节的问题。是不是说有些树在南方可以,在北方就不行?或者在北方哪些树是非常适合种植的?

  【司洪顺】:植物品种,什么是使用最多的,这是使用频率来讲。植物什么品种、什么形态、什么层次的出现,不是说我怎么去界定。而是在设计规划中必须强化的。包括我们在操作项目中,在规划概念阶段,我把我的植物设计作为一个主要的元素或者一个篇章作为主导。现在很多项目也是以植物造景、园林空间做一个项目卖点。这不是项目简单的配置,而是通过植物去维和空间。通过植物营造项目主体,我的情境营造,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在园区的感觉都是通过植物营造的。真正给人空间的感觉、疏放也好,植物都是主体。因为我们做北方项目,也跟业主、工程实际操作过的各个方面的人讨论,在北方做园林,季像特征运用的非常强。北方一年四季分明,它的季像特征往往有些是南方比不了的。一到秋天,北京的银杏特别黄,非常好看。但是在西南,排名前列是叶形比较小,而且是绿色的。在北方种植上有几个特点:常绿和四季分明的关系。很多人不具备景观设计师的观念去判断,只是机械的问我,能不能达到一年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在北方会有一些落叶很苍白,但是我们有远景去弥补这个空间。南方有很多阔叶,我们只有针叶松柏,还有很多忌讳。一般阔叶和针叶都是三七比例。所以北方的特点是很阳刚、大气的感觉,不一定是像绣花一样去堆砌。那样做的就很小气了。这是我在做种植设计中的感觉。我对植物的运用,我只在乎它的形态,至于这个树是一千还是十万块钱,我不在乎。我用过很多品种的树,可能很贵,这些东西只是做一个噱头,真正打造景观体系、真正打造空间的,还是乡土树。很多出名的开发商他不会说南方的玉兰好,我们北方一定要种。我们做盘古大观。这个项目很高端,业主说,我要你在冬天给我种一棵开花的树。最后我看到盘古大观还是按照常规在做。有一些东西还是理想化和实际化的结合。秋天北京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主持人】:刚才我们一直说到组团、主题。现在很多开发商在做宣传的时候也会说我的园林是几大主题。这是不是现在我们目前从设计角度出发,他是设计的一个主流、一个思路,还是更多的从营销角度出发考虑这个事情?

  【董劲飞】:我顺着植物的话题来说。比如说日本有一个五棵树计划,环境好的话,他是以什么为指标的,以鸟类和蝶类为指标。每做一个高端住宅的时候,他就会分析,我的这个地方,我用什么样的树种、什么样的地被能体现本地的特色,同时能够吸引什么因的本地的鸟类,这本来是一个生态理论的东西,但是开发商把它打造成一个产品,他成立了很多组织,他向设计人员、当地的居民,来告诉他们,你在你的后花园种植什么样的乔木、什么样的地被你的雨水怎么样收集、做什么样的小水池,能够吸引什么样的鸟、什么样的蝴蝶。有时候我闭着眼睛想我要有一个院子,每天早上起来能够听到鸟叫,看到蝴蝶,我觉得是挺美的事。他是通过纯粹理论性的东西,最后能够打造成产品。这不光是一个噱头,不管是建筑还是景观,应该是从形态为主,最后发展到体验为主,内容为王的趋势。从五棵树计划,他就是以体验为主。我可以给你造这样的院子,这样的体验,从单纯的形态上获得体验。

  【张霄斌】:景观是室内空间,或者是人在室外的居所。我感觉将来的景观,我期望的理想状态的景观应该是跟使用的人关系最密切的,而不是经过中介转让给他的。跟使用的人关系最密切,由他和有经验的设计师对这个场地契合、场地本身的机理,使用者自身的文化综合出来,在室外达到最和谐状态的时候,这就是最理想的居所。只要他认为他自己文化,他吸收的一些文化的营养,他月的这个场地已经满足了他的所有要求,又同时符合这个场地的条件。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景观。从我们景观设计师角度讲,因为80后很快登场,在这个社会上很快成为主体,包括90后。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文化的营养是不一样的。他是从书本主体、口口相传很普通、很传统的方式过渡到80后、90后以电视、网络为媒介,这一代人上来以后,他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营养跟以前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点我相信在今后的十年,这些将会在园林界有所体现。他会追求个性,要求不一样的风景。我们这些品牌设计师,等这些人上场的时候,我相信我们会有新的作品出来。

  【陈靖宁】:我希望以后的发展,景观设计应该向着更高的角度去看。不是在做一些填补的工作,整个大的环境,也许包括这个地方的城市功能、交通、流线要整合在一起。也包括一些生态的理念、可持续发展,都不是空话。因为我们的景观将来不能说做多好,不能光有艺术性,不能光好看,它应该能解决问题,能解决排水问题、对环境特别负责任。简单一个例子,我们现在北方地区本来是缺水,可是在夏天的时候,立交桥又内涝,这是什么问题?是他的排水系统有问题吗?不光是。在我看来就是从大的景观层面上,道路的梳理、景观什么地方应该设绿地、绿地是不是应该有蓄水的功能,绿地和景观之间是不是有道牙,不下雨的时候就有好看的景观的东西。现在我们仅仅是在绿地上做了很好看的花纹,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我觉得景观设计不光是要做好看的。光是好看是不够的。应该是人能用,而且很舒服,感觉不到它的设计存在,都是一些隐性的。它能解决问题,对环境要负责任。

  【刘建】:我希望设计产品的感觉越来越弱。作品的感觉越来越强。一句话就是:洗尽铅华始见真。现在我们卖的时候,想各种办法让这个东西的附加值越来越多。以期望达到地产商希望能够卖的快、售价很高。这是设计的一个标准。设计很简单,就是你需要什么,告诉设计师,设计师用一个不是花很多钱,但是也很实用的办法给你解决。但是一旦上升为商品,那就不一样了。因为商品都要追求利润,利润高和低,对于甲方来讲就是一个很赤裸裸的评价标准。希望开发商理性,更多的要达到业主和设计师直接的沟通,怎么想,让设计师通过最实际、最有效的办法把目标实现了。这是设计最突出的本质。

  【董劲飞】:我把这个事总结成几个字:创造环境、创造机会,创造组织。实际上是说同样一个事,不同的层面。什么叫创造环境?做一个很美的园子。但是什么是创造机会呢?我做一个很美的园子之后,一些我用不上的地方空出来,给居住区的业主们自己能实现园艺的机会。去种菜、大家交流的品台。什么是创造组织呢?创造组织是更复杂的话题了。如果说一个景观能够改变社会,能够使这个国家更美好的话,他必须参与到创造组织中去。还是举一个园艺的例子,日本有一个彩虹计划,彩虹计划是和他的居民园艺体验和垃圾收集系统结合到一块的。很多人去体验园艺了。这些种植土从哪来的?政府出面了,我给你们组织到一块,这些土从生活垃圾里面来。他开发了很多产品,通过这些产品把垃圾收集来之后,他又成立了一家企业。这些企业把生活垃圾搜集来了之后,最后做成营养价值很高的土壤。这个土壤有两个流向,一个流向是以很便宜的价格流回原来居住区了。流回原来居住区之后,在居住区里面,他有可能产生了很多组织。比如说通过园艺实践,他有花、自己园区生产,居住区里面自己生产的果子,他在自己居住区里面通过这种组织打造了这样一个节日,所谓的收获节。第二个流向,把他这些种植土壤卖给当地的农民,这些农民用这些种植土做出花卉、水果,生产出很好的产品。大家一看这么好的产品,又通过政府的鼓励,他又不提出了标准。他是彩虹计划,如果你这块地用我60%、40%的土壤,你生产出来的水果甜度能够达到6度、8度,我就允许你放我的这块标。他反而是形成一个品牌和运作了。这种带有彩虹计划的标的牌子推向市场之后,他可以在各个超市、各个年轻人聚集的地方销售。从这个链条可以看到,他是很长的链条,景观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是这是景观以后必须积极参与、进去的部分。如果这个有改变社会的力量的话,这个力量的来源就在于彩虹。

  【司洪顺】:刚才张总说目前高端住宅也好,目前中国大部分的住宅产品,都是有西式,英式、法式、意式,我很少看到中国自己本土的风格,现在住宅产品的模块化和普遍西化是商业上的运作。模块化的商品妇指会限制景观的创新。这是很可怕也是很危险的。商品市场的流通是符合它的喜好的。开发商牟利也无可厚非,但是要找到自己的风格。没有两个项目是完全一致的。它的风格和建筑,它的设计风格是可以走新古典或者托斯卡纳,这个我认知。但是我可以求同学异,我要找到它的真正核心,每个项目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都是托斯卡纳为主,但是我的项目的特点和其他的不一样。作品、产品之间,会有所变化,这一点我希望我们这一代设计师要引起共识。目前的设计软件某种程度影响了中国的设计,中国很及早、急功近利的模块化的复制会影响很多年轻人的热情。你的热情会被这个弊端影响。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机会,也是给我自己共勉,也希望我们在下一个阶段,会有更好的作品,而不是商品。

  【陈鹏】:目前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做的、能够更多的去关注的,有一句话叫做细节决定品质。近几年出来的国际上的某些大奖,都在关注一些不同点。作为我们景观设计来讲,建筑和景观从来不完美电竞官网是对立面。景观应该和建筑是共通的东西,是建筑的延伸。我们硬性的把它割裂开,其实不是,它应该是共通的。谈到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甚至生产过程中,更应该理解建筑师,去关注景观和建筑之间的交界面的打造。包括以别墅为代表的豪宅产品,其实这几年一直在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前几年的欧陆风等等,大家也在寻找本土的一些东西。在内部一些空间的处理上,他应该是由建筑师和景观师共同处理。或者建筑师应该有景观师的思维,景观师应该有建筑师的空间。不是每一个项目都可以作为一个商品化的产品来做,我们需要,作为设计师来讲,我们应该是有追求的。谈到大环境,还是大景观和大园林的趋势,这应该成为一个潮流,这应该成为业内人士追求的梦想。这可能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能够达到的理想状态。深层次的是教育体制,我们在最初选择专业的时候已经选择了设计,他和这个有本身的关系,我们发展的这个阶段,始终要付出一些代价。

  【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的分享。园林方面的经验和话题,还有一些期许。我们这个论坛的初衷也是这样,在定制的商品和商品,我们论坛的初衷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更多摒弃商品的属性,从建筑本身、园林本身的角度去看待我们这些作品。也让我们更多的建筑师和更多的园林规划师也在我们这个平台上有更多的声音出来。对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尽我们做媒体的微薄之力,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支持。我们这个论坛每个月都会有一期。下一期的关注是和山地比较有关系的。也希望大家有时间来参与。谢谢大家!

网站地图